manbetx账号
logo

三大粮食交易中心库存难去:手有存粮心头慌

经济参考报 2016年12月13日

  “优粮好卖、普粮卖不动,中央粮销得慢、地方粮销得快,新粮好销,旧粮难卖……”这是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近期从武汉、哈尔滨、长沙三大粮食交易中心调研了解到的我国粮食去库存过程中的难题,背后折射出我国政策性库存结构性矛盾加剧、农业结构调整不平衡的深层次问题。

  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建议,我国粮食高库存的问题症结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上,关键出路是在供给侧改革上,要破解历史高库存问题首先要有序推进价格,同时放活金融政策,顶层设计上做好粮油收购的金融配套改革。

  这里的交易厅很冷清

  在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,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了解到,政策性粮食的交易率非常低,截至目前,全省拍卖粮食680多万吨。该中心负责人郝大军介绍,2012年以来,我们成交总量是2500万吨,平均每年是600万吨左右,今年已经超过了年平均量。

  在水稻主产区湖南,尽管当地也采取了产销对接等多种途径加快去库存,但是难度仍然非常大。长沙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副主任廖新伟介绍,今年以来截至目前,整个交易中心成交的稻谷只有区区1.5万吨。“如果考虑到这两年总共收了几百万吨稻谷,这点成交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”

  廖新伟说,现在的交易厅几乎是“常年不开门”,**近两年**火爆的一次是去年1月6日到8日,成交了20多万吨,那是因为当时政策规定买每吨稻谷按比例搭配进口配额0.84吨。商家为了进口配额来拍粮,但是今年这个政策取消了,所以如此冷清低迷。

  位于武汉闹市区的武汉国家粮油交易中心,记者近期调研看到,柜台只有工作人员,而交易大厅空空荡荡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现在交易中心实行网上交易,整个拍卖过程包括缴纳保证金都可以在网上操作,所以交易中心一般难得见到拍粮的客户。在年初加快去库存工作的部署下,今年湖北粮食去库存工作好于去年。

  来自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**新数据显示,10月份,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成交各类粮油11.96万吨,其中国储成交10.54万吨;地方储备成交1.42万吨。截至目前,今年成交各类粮油超过240万吨,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的成交量。该中心副主任刘立光介绍,今年省里通过多种措施加快去库存进度,“今年去库存效果不错,但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,中晚稻的去库存压力**大。”

  从全国情况来看,今年以来政策性粮食去库存弱于上年,成交率微乎其微。来自中华粮网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6年6月至9月中旬,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数量3756.9875万吨,实际成交数量10.8492万吨,平均成交率仅为0.29%;相比之下,上年同期平均成交率1.61%。

  业内人士表示,去库存总体不乐观主要有三大因素:一是今年在整体去库存的大背景下,稻谷市场供应增加,市场需求动力不足,加上国储早籼稻起拍价一直未调整,使拍卖市场早籼稻价格始终高于市场流通早籼稻价格,市场主要需求端转向采购新粮。二是东南亚廉价大米价格仍低于国内米价,对早籼米市场冲击较大。三是今年大米进口配额发放较去年提前,短期内大米进口量减少无望。

  “政策性库存”凸显三大矛盾

  湖北省粮食局副局长马木炎表示,造成粮食库存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坚持的顺价销售政策,挂牌销售价远高于市场价格,导致**低收购价粮食特别是稻谷销售困难,**低收购价粮食库存“进多出少”,库存逐年积压。

  三大粮食交易中心负责人分析认为,库存短时难以消化,主要原因是国内粮食呈现出“四高”特征:产量高、库存高、价格高、进口高,“四高”相互作用、相互掣肘,不断加大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压力和难度。

  但是从三大交易中心的交易数据来分析,业内专家认为其中凸显了“政策性库存”的三大结构性矛盾,背后是去库存的改革方向和出路探索。

  第一,新粮出库快,旧粮无人问。以水稻为例,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交易的221万吨粮食中,水稻为65万吨,几乎全部是2015年的稻谷。“2013年的稻谷一斤也没拍出去,2014年的稻谷拍出去2.34万吨,微乎其微。”刘立光说。

  第二,优质粮即拍即卖,常规稻几乎流拍。廖新伟介绍,长沙交易中心今年拍出的微乎其微的稻谷主要是2015年和2014年的托市粮,以晚稻、优质稻为主,早稻基本上无人过问。

  在湖北,“优胜劣汰”的行情更为突出。马木炎表示,托市粮虽然看不出品种,但是从地域上我们能看出优胜劣汰的差距。“湖北的荆州、荆门、汉川是传统的优质稻产区,这里收的粮食都能拍出去。这几年,汉川的情况**有说服力,每年都能把上一年的托市粮全部拍出,根本不存在高库存、仓容不足的困扰。这说明根子上是我们的结构问题。”

  第三,地方库存易去,中央库存难消。主要是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粮食对应的政策不同,以及执行权限的机制不同。中华粮网高级分析师石彦表示,中央事权的粮食拍卖计划在国家,而地方事权的粮食拍卖计划在省一级政府,两相比较,前者不如后者灵活。

  以湖北地方临储小麦为例,由于去年小麦受灾,省政府对不完善率超标不能进入国家托市的小麦启动了省级临储。去年12月开始,湖北省政府便启动拍卖当年省级临储小麦,到今年3月,总计15万吨的临储小麦基本消化完毕。在湖北10月份的拍卖交易中,国储粮的成交率**高不超过3%,大多拍卖计划流拍;而地方储备的拍卖成交量基本在100%。

  湖北省粮食局调控处副处长李进说,省级临储小麦质量不好,所以更要尽快拍卖出库,差不多均价1.1元拍出去,亏损控制在**小。“这批粮食如果按照国家计划来拍,现在估计一粒未卖,而且财政亏损更大。”

  须从改革与配套两方面破解

  从交易数据折射出的结构性矛盾来看,粮食系统干部以及业内专家认为,加快去库存进度,解决政策性粮食高库存的问题,既要加快顶层改革,又要出台放活金融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配套政策。

  第一,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,一方面以普通粮市场价位参考,逐渐调低**低收购价。廖新伟、刘立光等认为,要保证主粮绝对安全,水稻和小麦仍要继续实行**低收购价制度,但是**低收购价要逐渐调低,并且要以普通粮的市场价为参考依据。一般来说,**低收购价能**终调到普通粮的市场价偏低一点的水平,是比较合理的。

  另一方面,取消托市粮的“顺价销售”规定。当前去库存艰难的一个关键就是国家制定的起拍价过高。湖北省粮食局对粮食加工企业做过一个调研,结果显示,按照目前的稻谷和大米行情,100斤稻谷企业仅有2.05元的毛利,扣除税收、利息等成本,行业无利可图。石彦告诉记者,全国大米加工厂的开工率旺季也就过半。“市场主体都没了,市场还有吗?”因此,多位市场人士都呼吁,调低托市粮的起拍价,与市场价接轨,早出库财政就少亏,越晚出库财政亏损越大。

  第二,放活金融政策,让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参与粮油购销的政策性贷款业务。基层粮食干部普遍反映,当前粮食购销领域的抽贷、惜贷已经到了非常极端的程度。今年长江中下游洪灾严重,湖北等地启动小麦的省级专项收购,收储国家不托市的等外粮,但是9月30日小麦收购即将结束,而目前全省仅7家企业拿到农发行的贷款,“银行不输血,连省级专项收购都进展不顺。”

  李进说,实际上,很多商业银行非常想进入这个粮油政策性贷款领域,因为总体而言,粮油收购的政策性贷款资金风险可控,且有利润可言,只是目前农发行目前一家独揽,商业银行想进而不得,如果放开这个限制,粮油市场的购销会更加活跃起来。

  第三,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,鼓励农民种植优良品种,提高粮食品质。从交易中心的拍卖情况来看,优质粮食受到市场认可和接受。但由于**低收购价制度不体现优质优价,近年来优质粮的种植面积不断萎缩,这也加剧了高库存的内在矛盾。因此从长远看,要解决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,仍然要坚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。

  此外,一些干部还建议将粮权适当下放,允许地方拥有一定自主权。郝大军、马木炎等认为,中央已经明确了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,去库存和托市收购等政策的一些权限应该给予地方更多权限。马木炎建议,下放权力的同时,中央财政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,比如专项资金,比如金融贷款政策,“决不能一句省长负责就什么都不给,中央和地方要协调好责权利的关系,同时加强对地方的监管。”

HitsNum
点击继续阅读

相关阅读

用户评论

  • 暂无评论